门徒训练: 如何提高会友参与门徒训练的渴望

上篇我们谈到我们需要拥抱不舒适,并讨论了三个帮助我们拥抱不舒适的建议,那就是身份认同,个人醒觉以及塑造环境。

我们除了要帮助会友意识到他们需要成为一个门徒以外,我们也必须帮助他们渴望能参与门徒训练。

渴望对我们人生的成功是重要的。我们的成就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的渴望所促成的。一个学生渴望能有10A的成绩,因此这渴望就驱动他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一位生意人渴望建立起他的企业,因此他会勇敢面对挑战,完成心愿。一位胖子渴望能有健美的身材,因此这渴望会驱动他改变生活方式。,

如果一个人没有渴望,那他将失去动力,也失去目标。

然而渴望是建立在某种利益上。如果我们不能看见“渴望”对自身或他人带来什么好处的话,那我们就会失去动力。然而,成为一个委身的基督门徒是在短时间内看不见效益的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基督徒对门徒训练提不起兴趣。因着看不见任何短期效益,因此挑不起内心对成为门徒的渴望。

如何提高会友对成为委身门徒的渴望?这真是教会面对最大的挑战。我的意见如下:

教会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我在上篇所分享的制造环境。除了环境,弟兄姐妹彼此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一间公司如果要推出新产品,那他就必须做广告。广告其中一个的方法就是让人免费体验产品。如果体验过的人有愉快的使用体验,那他们就会愿意把这新产品介绍给他们认识的人。

要达到会友彼此之间的影响,那首先我们必须先让一批会友体验门徒训练的好处。这一批体验了门徒训练所带来的好处的会友就会成为推销者,一个传一个的把门徒训练的好处以及必要性分享给其他的会友。慢慢的我们就能够塑造起门徒训练的环境,弟兄姐妹也能彼此发挥影响力,塑造起弟兄姐妹内心对参加门徒训练的渴望。这就是同侪效应。

门徒训练: 环境的重要性

上篇我们谈到我们需要拥抱不舒适,并讨论了两个帮助我们拥抱不舒适的建议,那就是身份认同以及个人醒觉。

另一个建议就是环境的塑造。

环境对一个人的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你若是出生在一个生活资源丰富的家庭,或是注重教育的家庭,那你接受高深教育的机会就比一个在贫民区的孩童高得多。或许两者之间的智商不分上下,但人生的方向已经是截然不同。

你如果是在一群酒肉朋友的环境下,那你变成猪头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你如果是在淫乱的环境里,那你犯奸淫的可能性就随处不在。你如果和喜欢甜食的朋友在一起,那你上瘾甜食几乎是无可避免,肥胖三高十拿九稳。

所有的人都知道环境塑造的非常重要的,除了教会的牧者,你说奇怪不奇怪。许多牧者对什么是教会还是不清不楚,怎么能够塑造教会应有的环境呢?

纪律部队里的教官知道什么是纪律部队,因此知道塑造纪律的重要性,因此就算是不合理的命令下属也要听从,要不然就滚蛋。

在公司里,高层的管理人员知道公司的理念,因此会要求员工依照公司设定的文化与价值观工作,不喜欢的员工可以另谋高就。

就算是以客为尊的餐馆也有环境,顾客必须遵守。如果那餐馆是要到柜台点餐的,你乖乖的还是要到柜台点餐,不喜欢的话,就到别的餐馆去。

教会是什么?教会为什么存在?教会应该有怎样的环境?这些我们都清楚吗?

教会是会友至上?会友喜欢什么就提供什么?服侍到位了,会友爽了,人数多了,自己就是名牧了?

我们若没有塑造门徒训练的环境,那信徒怎能醒觉他们是基督的门徒?

我们若要塑造门徒训练环境,许多会友一定不爽,也会投诉,身为牧者,你能顶的住吗?

门徒训练: 醒觉的重要性

上篇我们谈到我们需要拥抱不舒适,并讨论第一个建议,那就是身份认同。

另一个建议就是醒觉。醒觉就是意识到某件事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醒觉能够带来改变,并使生活朝向正面的发展。当我们醒觉到健康的重要,我们就会开始健康饮食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

当我们意识到理财对退休后生活的重要,我们就会在退休前规划我们的财富。许多退休牧者常常投诉教区没有照顾他们退休的生活。平心而论,教区的财力怎么有可能照顾所有退休牧师的生活呢?假设一位牧者平均的年龄是85岁,那就是说教区必须照顾每位退休牧者20年的退休生活。这有可能吗?马来西亚政府目前正在讨论逐步废除公务员养老金的福利。连国家都觉得吃力的事,我们的教区怎么能负担呢?可惜的是,许多牧者完全没有醒觉他们需要学习理财,并规划他们的退休生活。许多牧者在退休后,把生活面对困难的怨气发在教区,把责任推到教区,埋怨教区没有照顾他们,这有什么意思呢?

没有醒觉对生活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

教会必须让会友醒觉他们是基督的门徒。他们并不能够只是相信耶稣,而是必须跟随耶稣,成为他的门徒。成为耶稣的门徒意味他们必须有基督的生活方式。

如何带来醒觉?

  1. 要在教会带来醒觉,牧者首先必须醒觉,特别是新一代的牧者。牧者之间的醒觉必须透过牧者们更多的分享与讨论。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我写博客的目的也是希望透过文字的分享,可以与更多我不认识的人分享,特别是牧者们。
  2. 要不断的坚持与会友们分享门徒训练的理念。我在讲台上不断的分享门徒训练的重要性,一直到会友潜移默化的接纳了门徒训练,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在门徒训练里。唯有他们参与在其中,他们才能透过训练课程觉醒,开始拥抱门徒生活。如果他们不参与在门徒训练中,他们是很难醒觉,因为门徒训练的哲学,是很难三言两语就说清楚,并打动人心。
  3. 我们必须清楚要让人醒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唯有透过不断的分享,不放弃,不把注意力放在短期效益,这样才能有长期的影响。但是这件事对现代人来说非常的困难。我们已经习惯快速,什么事情都要马上见到成效。我们生病时看了医生,吃了一次的药就要求马上痊愈。如果还没有痊愈,我们就会批评医生医术不好,要换一位医生。因此我们对要长期耕耘才能有收成的事没有太大的兴趣,认为是没有效率,浪费资源。

要如何带来觉醒?简单来说就是要不断的讲,长期的讲,不厌其烦的讲。这样长期下来,门徒训练的理念就会深置在人心,并带来觉醒。

门徒训练: 身份的重要性

上篇我们谈到我们需要拥抱不舒适。我们怎样帮助会友拥抱不舒适呢?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是身份认同。身份可以说是我们人生里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有马来西亚人的身份。这个身份给了我们国民的权益。我们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医药的权益,有工作机会,有投票权等等。我们也有华人的身份,因此我们跟随华人的习俗,庆祝华人新年,中秋节等等。

身份也是责任。我们如果有父亲的身份,我们就有作父亲的责任。我们如果有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我们就有爱马来西亚的责任。我们如果是基督门徒,那我们就有跟随基督的责任。一个人如果不认同自己的身份,那他就不会履行身份的义务。举个例子:我不是印度人,也不是兴都教徒,因此我不可能去庆祝大宝森节。

身份也是一种荣耀。我们会以马来西亚人为傲。我们会以是某某大学的校友为傲。我们会以是某某公司的高层为傲。我们会以是某某人的父母为傲。。等等等。

身份认同必须正确,因为身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举例来说:我是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会使到我自然而然的支持马来西亚的球队。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会约束我的行为,使到我理所当然的觉得支持马来西亚球队就是一种爱国表现,会引发内心的自豪感。这身份甚至牵动我们的情绪,会为了球队胜利而欢呼,为了球队败北而流泪,甚至有暴力行为。

身份认同如果不正确也会影响我们的成长或改变。当朋友邀请我们吃垃圾食物的时候,我们如果定位自己身份是减肥的人,那我们抗拒垃圾食物的意志力一定会慢慢的削弱,最终抗拒不了诱惑,减肥的计划不能持久,因为减肥很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身份定位在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那这身份就会使我们坚持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可以持久的帮助我们离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下来,我们的体重自然会达到一种健康的情况。定位在“减肥”和定位在“健康”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让会友认清楚他们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基督徒知道自己是基督徒,但却不知道自己是基督的门徒。唯有他们清楚了并认同了这身份,他们才能醒觉于他们作门徒的责任。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他们不只是基督徒,而是基督的门徒。他们是神的儿女、君尊的祭司、基督的使者。他们拥有这些身份,也必须活出与身份相等的生命。

如何让会友对自己的身份有所醒觉?最好的办法就是透过神的话语教导,以及在生活中的操练,以活出神的话语。这过程不是主日听道就能完成的事,也不是短期的事,而是常年累月的门徒训练才能完成的事。

门徒训练 – 怎样帮助会友拥抱不舒适

舒适的环境可能使我们的学习裹足不前。

我还记得在大学期间,由于课程突然从马来文变成英文,所以非常的吃力。读还可以,写就有挑战,讲就更加困难。出来工作后,环境虽然都要用英文,但还算混的下去。到了神学院,我就逼自己入读英文部,毕业时英文也大有长进,和外国教授沟通也不是问题。过后被派去纯中文教会服侍了18年,几乎没有机会用英文讲道,英文的词语几乎停止流通,常常有半路断线的窘境。后来派去有英语会众的教会,英语讲道要不断的练习多次才敢上台。慢慢的到了现在,英语讲道只需练习一次就可以了,而且练习的时间越来越短。

如果我继续留在中文教会,可能到现在我英语讲道的能力不但不会进步而且会变得更差。但是当我愿意拥抱不舒适,我英语的掌握力不但慢慢恢复,还不断加强。

门徒训练也好像学语文一样,一定要多用才能最快的掌握那语文。因此如何鼓励会友离开舒适区参与在门徒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要说的其实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离开舒适区,拥抱困难,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门徒训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操练,需要不断的练习,才会越做越好。门徒训练就好像游泳,一定要跳下水才学的会。没有人能够在图书馆里学会游泳。就算我们把图书馆里关于游泳的书都读了,我们也学不会游泳,只有身在水里我们才可能学会游泳。门徒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操练,因此一定要在操练中完成。然而可惜的许多牧师到现在还是认为可以在图书馆学会游泳。他们认为查经班就是门徒训练。他们认为只要传授了圣经的知识,会友们就会成为基督门徒,生命就会改变了。许多牧师到现在还是在图书馆里教人学游泳,因为这是最容易的方法。他们坚决相信在图书馆就能教会人学游泳,并身体力行,奋勇向前,乐而不倦的提倡在图书馆教人学游泳。

我们可以做什么来鼓励牧者与会友离开舒适区呢?

刻意性的门徒训练(2)

训练除了必须是刻意的,也必须是有趣的。唯有有趣的事物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如果训练只是例行公事,没有任何的激情,那是不可能长期坚持的。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就好像体力一样,在一定劳动过后,就会被消耗,需要再补充。这个理论是经过许多实验证实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Roy Baumeister,为了观察人的意志力的局限,作了许多的实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萝卜实验。Roy找来一些饥饿的学生,分成两组,在每个人面前放两盘食物,一盘是巧克力饼干,另一盘是萝卜。 之后他告诉第一组学生想吃哪个就吃哪个;告诉第二组学生,如果饿的话只能吃胡萝卜,不能吃饼干。这样只能吃萝卜的那组学生就需要抵制巧克力饼干的诱惑。一段时间过后,他再把学生带到另一个房间,让他们回答数学几何题,想看看他们能坚持多长时间。结果是:可以吃巧克力饼干的学生,平均坚持了20分钟,而只能吃萝卜的学生只坚持了8分钟就放弃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只能吃萝卜的学生为了抵制巧克力饼干的诱惑,消耗了很多意志力,导致他们没有更多的意志力去解几何题。这个实验证明: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就好像体力一样,在一定劳动过后,就会被消耗,需要再补充。

这个实验验证了如果我们只是依靠意志力来做一件事,或许在短期会有成效,但是却很难坚持长久。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减肥的人士在试用了许多减肥方法后,通常在短期会有成效,但一段时间过后,又恢复了原有的体重,甚至还更胖了。

因此在训练中就有人提倡游戏精神,也就是在训练时加上游戏。最近火红的慢跑运动之所以火红就是因为简单易做,并且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完成枯燥的运动。我们怎样才能把枯燥的门徒训练变成游戏?怎样使门徒训练变成有趣的游戏,让参加者在快乐、无压力中,生命能持续长期的成长?

如果你有任何可以把门徒训练变得有趣的方法,请让我知道。欢迎分享。

刻意性的门徒训练(1)

日本在2014年做了一项实验,证实了一些人们认为的天才可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出来的。日本一间音乐学院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给他们刻意性的培训,目的是教他们可以做到完美的高音,就好像音乐神童莫扎特一样。结果显示所有的参与者在经过刻意性的培训后,都能做到完美的高音。原本大家都认为每一万人才有一人拥有的天才高音,竟然通过刻意培训,人人都可拥有。

在一些拥有特定性规则的领域里,例如:音乐、运动、舞蹈等等,都是可以透过刻意性的培训来创造“天才”。只要有最好的老师/教练可以刻意性的教导技巧,设定目标,反复改正错误,再加上魔鬼式的操练,大家都有机会可以成为天才。

大部分所谓的天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成为耶稣的门徒,在属灵生命里成长,靠的更加是刻意性的门徒训练。那什么是刻意性的门徒训练?刻意性的门徒训练必须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1. 目标明确:门徒训练的目标就是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包括了4方面:第一,学习耶稣的品格。第二,对上帝有完全的委身。第三,能以仆人的态度服侍人群,第四,能积极的传福音。
  2. 癫狂于门徒训练的牧者:刻意门徒训练的关键就是拥有一个非门徒训练不做的牧者。这牧者必须本身就是耶稣的门徒。这牧师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生命见证。
  3. 反复不断的操练:门徒训练是无止境的,必须反复不停的在做。教会如果不能有系统性的反复操练信徒,门徒的生命成长就会停歇。门徒训练不但要有系统性还要有连续性。大家有看过那一个运动员停止练习后还能保持最佳状态?
  4. 能在操练中不断的纠正错误:一项操练如果是在错误中不断的被操练,那不但不能带来益处,还会带来坏处,不如不操练。刻意性的门徒训练就是要有不断的反思、纠正错误、刻意的实践圣经的教导。

西马教区鼓励门徒训练这是非常好的事。但是我们的训练是否是刻意性的训练呢?我们推动了超过10年了,成效如何?大家是否还是停留在只是读读灵命日粮的阶段?

门徒训练与信念(15)

人生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对生命意义的信念会成为我们生命中作决定的指标。你有怎样的信念,你就有怎样的人生。你的信念是物质的满足,那你一生就只会在物质的欲望里度过。你的信念是爱神爱人,那你一生就会在利他的态度下,成为别人的祝福。

举一个非基督徒的例子: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田和夫(两间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创办人以及神话般在一年内使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起死回生的传奇),他的人生信念就是敬天爱人,这信念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也成为他抉择时的决定性因素。当他面对人生一些重大抉择时,他不是以自身利益或者股东利益来考量,而是以敬天爱人这信念来指引方向。

基督徒的人生信念是什么?你的人生信念是什么?

至于我,我人生的信念就是完成神托付我的使命:装备身体,各尽其职,建立教会。

圣公宗环南联盟(The Global South of the Anglican Communion)在2012年7月于曼谷举行会议的宣言有力的说到:“宣教并未完成,一直到我们带领人成为一个藉着基督,顺服(参罗12章 -16章)上帝的人。。。我们预期全球教会将面对传统文化宗教复兴、世俗主义以及物质主义的挑战。在这些挑战里,我们最大的需要(greatest need)就是使门徒训练深入的扎根。其方向是装备教会专注在门徒训练以及品格朔造,能彰显“谦卑、诚信及简朴。”

门徒训练是落实教会观,并使平信徒去完成召命的策略。而这策略符合耶稣的榜样以及保罗书信的教导。门徒训练可以建立满有基督身量的教会,使平信徒成为一个学像基督,委身基督,以及积极传福音的门徒。当平信徒与牧者都能在门徒训练里朝向成为完全人的目标前进时,教会就会发挥功能,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

【爱的教会】创办人玉汉钦牧师说到:“门徒训练最高的境界就是能够透过我们彰显出耶稣基督来。也就是说要让世界看到作为小耶稣,我们日渐成熟的变化。平信徒每天不得不生活在众多不信的人中间,门徒训练正是这些平信徒非常需要的事工。”

平信徒神学与门徒训练(14)

英国教会教育委员会出版的《所有人都蒙召》一书中写道:”因为所有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都蒙召成为上帝的子民、教会、上帝的仆人和王国的子民。上帝奇妙的恩典和爱赋予了我们这个共同的呼召。这个呼召是给每一个人的,没有任何区别。在神的国度里没有特殊地位。我们的呼召和职责并不因圣职按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教会是由信徒组成的,因此在教会中不应该有任何分别。无论是牧师还是平信徒,他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他们的恩赐和责任。教会中的人,无论是牧师还是信徒,都是上帝的子民,因着基督救赎的恩典被呼召出来,在世上成圣,成为只属于上帝的群体。他们也奉差遣,通过圣洁的生活、仆人式的侍奉和福音的传播,在世上成为上帝的见证人,使人与上帝和好。教会中没有尊卑之分,教会也不只属于牧师。牧师不高人一等,平信徒也不低人一等。教会的健康运作需要全职牧师的委身,但也需要信徒的参与。我们要的不是 “平信徒”,而是委身的门徒。我们希望牧师与信徒紧密合作,培育他们,使他们成长,共同建立教会。

圣经也教导我们上述原则。这些教导包括:第一,上帝的创造。每个人都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创 1:26)。在上帝眼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第二,每个人都被基督的宝血所救赎,接受同样的圣灵和同样的洗礼进入教会,没有任何区别(以弗所书 4:1-6)。我们的洗礼是一样的,我们接受的圣灵也是一样的,那么我们的身份怎么会不同呢?第三,在圣餐中,每个人都领同样的饼,喝同样的杯(林前10:17),没有贵贱之分,无论多么尊贵,都是同饼同杯。总的来说,无论我们是牧师还是平信徒,我们所领受的呼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建立教会,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

平信徒神学与门徒训练(13)

许多时候在一些名人的自我介绍中,都会讲述自己是某个名人的徒弟或学生。我们如果是某个名人或诺贝尔得奖者的学生,我们肯定会把这件事挂在嘴边,心中洋洋得意。在学术上成为一个人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研究一定在某个程度上受老师的影响,或是在老师理论的根基上有更杰出的发展,或是受老师启发开创了新的研究。成为基督的门徒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必须是追随基督的。

我们是否有把我们是基督的门徒挂在嘴边?还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是基督的门徒?甚至不敢被人家知道我们是基督的门徒?

基督徒乃是靠着基督救赎的恩典成为神的子民。我们不当成为神的子民,也同时成为基督的门徒。福音书通常使用“门徒”来指称耶稣的12个门徒,但“门徒”有时也用来指称12门徒以外的耶稣跟随者,例如太27:57。到了使徒行传,“门徒”更加广泛的用来指称那些相信耶稣的人,或后来开始使用的名词“基督徒”(徒11:26)。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虽没有用“门徒”这个称呼,但他用“圣徒”来指称凡相信基督的人。他更劝勉“圣徒”要长大成人,甚至成为一个完全人(林前14:20;弗4:12;西:1:28;提后3:17)。我相信这是保罗对基督“门徒”的诠释:也就是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已经藉着基督的宝血恩典称义,并且成圣。成圣就必须学像基督,长大成人,成为完全人,有基督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等等。

我们应当废除平信徒这称呼。然而这不表示我们需要废除圣职人员的职分。圣职人员乃是基督藉着他的权柄,将这恩赐职分赐给教会,为着建立基督的身体(参弗4:1-16)。我们应该透过教导和训练使所有的信徒,包括圣职人员,明白我们都是基督的门徒,肩负这学像基督并完成神托付使命。牧者与信徒有所差别的,只是恩赐及职分的差别。

教会里,人人都必须是门徒。我们对门徒的要求是:1)在委身基督上成长;2)在仆人态度服侍上成长;3)在传福音上成长;4)在基督的品格上成长。只要你是基督徒,你就必须是基督门徒,并且在这四方面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