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神学与门徒训练(10)

今天要跟大家谈谈圣公会里根深蒂固的圣职主义。圣职主义的意思就是维持或加强圣职人员等级权力的政策。圣职主义在圣公宗里不但影响圣职人员的态度,也消极的影响了信徒看待自己的身份与使命。圣职主义使到牧者以为教会是他们的,而会友也认同教会是属于牧者的,一切事工都应该由牧者去做。

圣职主义是教会历史发展里一个渐进式的产物。新约初期的教会并没有平信徒与圣职人员的区分。虽然我们不确定圣职主义是什么时候形成,但这渐进式的发展大约可以分成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因着初期教会异端的问题严重,因此在对抗异端时需要有教会的主教或神学家来驳斥异端以及教导信徒正确的信仰,以联系教会的合一。再加上初期教会迅速发展时结构性的需要,才开始有了区分平信徒与圣职人员的雏形。第二个时段是在君士坦丁归信基督后有计划的发展。君士坦丁委任主教成为地方官员,也按照罗马各省份的方式,将教会按地域分成不同教区,也把圣职人员归纳为享有特权的阶级。第三个时段是在贵格利七世(Gregory VII)宣布所有的人,包括国王,都是在教皇的权下。圣职主义也在这时达到了高峰。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甚至更进一步的宣告顺服教皇是得救恩的条件。

宗教改革后,圣公会还是保留了圣职主义的一些特征,例如:圣职人员有特定的礼服,圣职人员有特定的神学院培训机制,以及按立圣职典礼。按立圣职成了教会绝对必须的传统,只有被按立的圣职人员才能主持圣礼。一直到今天,圣公会教会还是保留了某些的传统。这很大的程度上潜移默化了牧者和信徒的等级之分,强化了圣职主义的不良影响。

我并不反对神职人员的按立、着装和必要的培训机制。我反对的是神职人员和会友之间的等级划分,以及 “我比你更重要 “的心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